稅務系統(tǒng)的績效考核辦法是一個融合戰(zhàn)略目標、過程監(jiān)控與結果運用的系統(tǒng)工程,旨在提升稅收治理效能和納稅人滿意度。以下是基于國家政策導向及地方實踐案例的核心要點:
一、績效考核體系設計原則
1.目標導向(SMART原則)
目標需圍繞稅收
稅務系統(tǒng)的績效考核辦法是一個融合戰(zhàn)略目標、過程監(jiān)控與結果運用的系統(tǒng)工程,旨在提升稅收治理效能和納稅人滿意度。以下是基于國家政策導向及地方實踐案例的核心要點:
一、績效考核體系設計原則
1. 目標導向(SMART原則)
目標需圍繞稅收核心職能(如征管效率、納稅人滿意度)分解為可量化指標,例如“稅收漏報率降低5%”或“辦稅時效縮短至3個工作日”。
區(qū)分短期(月度/季度)與長期(年度)目標,確保與國家戰(zhàn)略(如減稅降費、征管改革)對齊。
2. 制度依據
遵循《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績效管理的意見》(2013年),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五級聯動機制(總局→省→市→縣→分局)。
三年規(guī)劃:啟動年(制度框架)、推進年(全覆蓋)、提升年(品牌化)。
二、關鍵績效指標(KPI)設計
核心指標類別(需聚焦5-8個關鍵指標):
| 指標類型 | 具體示例 | 數據來源 |
|--|
| 稅收征管類 | 稅收收入完成率、漏報率糾正率 | 金稅系統(tǒng)、征管數據 |
| 服務質量類 | 納稅人滿意度(≥90%)、線上辦稅率(≥99%)| 問卷調查、辦稅系統(tǒng)統(tǒng)計 |
| 合規(guī)風控類 | 稽查準確率、政策執(zhí)行偏差率 | 審計報告、第三方評估 |
| 內部管理類 | 培訓完成率、干部違紀率 | 人事系統(tǒng)、監(jiān)察記錄 |
差異化設計:基層分局側重服務效率(如“非接觸式”辦稅率),省市級側重政策落實(如減稅降費覆蓋率)。
?? 三、績效管理流程與機制
1. 動態(tài)監(jiān)控與反饋
過程管控:通過“互聯網+績效”系統(tǒng)實時提取數據(如遼寧國稅差錯率降至0.03%),推行“周提示、月小結、季點評”機制(如海門稅務“六一工作法”)。
雙向溝通:定期績效面談,結合自評、上級評、同事評等多維度反饋。
2. 考核結果運用
正向激勵:績效結果與晉升、評優(yōu)、獎金掛鉤(如揭陽稅務將績效作為職級并行依據)。
問題改進:對低績效單位制定整改計劃,如專項培訓或流程優(yōu)化。
風險應對:突發(fā)政策調整時動態(tài)修正指標(如疫情期緩稅政策納入考評)。
? 四、技術支撐與工具
信息化平臺:集成征管系統(tǒng)與績效管理系統(tǒng),實現指標自動采集(如揭陽稅務“機考占比超80%”)。
大數據應用:分析納稅人行為優(yōu)化服務策略(如某市通過數據預測偷漏稅風險)。
五、典型案例參考
1. 揭陽市稅務局
矩陣式考評:46個基層分局納入市級統(tǒng)一評價,差異化設置指標權重。
文化驅動:通過績效文化展廳、先進宣講會提升全員認同感。
2. 南通市海門區(qū)稅務局
督辦機制:建立“全程盯辦+內控+監(jiān)督”三合一體系,12項重點任務領導掛帥推進。
分層激勵:青年干部積分制、軍轉干部“紅色陣地”激發(fā)群體效能。
?? 六、常見挑戰(zhàn)與對策
指標僵化:每年根據政策變化調整30%指標,增設“動態(tài)調整項”。
基層負擔:精簡非核心指標(如某省將報表從52項減至28項),推廣“無感考核”。
公平性質疑:引入第三方評估(如納稅人暗訪)、公開考評規(guī)則。
總結
稅務績效考核需以“戰(zhàn)略解碼→指標量化→過程可控→結果活用”為閉環(huán),結合技術賦能與文化浸潤,方能實現從“任務完成”到“治理效能”的躍升。各地可參考上述框架,結合本地特色(如數字經濟、小微企業(yè)服務)定制方案,并定期通過“績效回頭看”優(yōu)化機制。
轉載:http://runho.cn/zixun_detail/45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