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的動力設計是渠道建設的核心
渠道就是企業(yè)銷售的管道:要粗,流淌的水多;要有水壓,動力十足;要專,只流自己的水;要四通八達,我們想要流到的地方,我們都有管道通過去。
所以,有幾個必須考慮的原理:第一,種糧原理,如果我們想要讓代理商幫助我們樹立品牌,提高客戶對我們的認知度,美譽度,那么代理商渠道就存在著培育市場的功能,這時候,我們就要保護他們的種糧積極性,渠道政策中必須加上保護原則。否則,沒有代理商會推動你的產品,并且保持高度支持;第二,發(fā)展原則,新產品是一個從小到大的市場,代理商為什么要推動你的產品,是因為你有發(fā)展前途,所以,設計渠道一定要考慮如何讓代理商感覺有機會一起長大,視為自己跟著廠家發(fā)展壯大的契機,這樣,你就會獲得無比強大的渠道代理支持;第三,與技術價值結合原則,渠道不能脫離企業(yè)產品的技術特點,例如:有些產品存在設計環(huán)節(jié),這樣,渠道中就有分型渠道架構,不得不考慮在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同時你還要在產品渠道上下功夫;第四,與推廣計劃相關原則,你準備自己打開市場,那么渠道僅僅需要一個管道和物流資金流的功能,渠道扁平化,分散化,快速化就成為關鍵。反之,如果你準備推廣新產品,渠道商有很大的責任來提供這種服務,則你的渠道設計必須考慮到如何維護他們的利益,而不能殺雞取卵,導致市場失去前進的動力;第五,點火原則,渠道一定要點了之后不能出現(xiàn)熄火的情況,否則,再點就難上加難,所以,要利用賺錢的傳播效應將市場啟動,千萬不能準備不充分就匆匆上馬;第六,盈利原則,如果渠道設計不能兼顧自己和代理商賺錢,則渠道的發(fā)展一定是失敗的,所以,在沒有研究出讓代理商市場運作盈利的模型之前,千萬不要匆匆招商,因為,這樣會將飯做“夾生”了。第六,時間差原則,新產品上市本身就有一個投入到產出時間差的問題,如果都在追求當期的盈利,則就無法做一些水比較深的大市場,尤其是我們常常期望的藍海市場,這類市場開始微利,甚至是微虧都是正常的,所以,這時候,我們如何讓代理商著眼于未來,給他們一個定心丸,就是渠道的關鍵了;第七,四兩撥千斤原則,廠家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往往參與項目不能非常全面深入,但是這樣導致代理商銷售的忠誠度,尤其是市場的開始,會非常搖擺不定,所以,廠家如果稍微做一些工作,讓他們排除工作中的一些障礙,則對于啟動渠道來講就非常必要;第八,后院不起火原則,廠家自己要管理好自己的隊伍,不能渠道腐敗,不能質量出問題,售后服務不能投訴連連。這樣對渠道來講也是致命的。
轉載:http://runho.cn/zixun_detail/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