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近日撰文透露,將深入研究“托賓稅”、無息存款準備金、外匯交易手續(xù)費等價格調節(jié)手段,抑制短期投機套利資金流出入。
后危機時代應對貨幣正?;l(fā)的資本外逃,成為各國的一個難題。征收金融交易稅是宏觀審慎監(jiān)管的工具之一,旨在增加金融交易成本、遏制投機行為、促進金融市場穩(wěn)定。盡管對于中國是否應該征收金融交易稅爭議很大,但仍應積極研究,加強宏觀審慎監(jiān)管,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全球經濟雖處于修復性增長,但無疑已從危機治理過渡到復蘇模式。全球系統(tǒng)性風險大大降低,新興市場的避險功能褪色。中國如何在保持經濟增速的同時維持資本的穩(wěn)定將變得十分具有挑戰(zhàn)性。
一是復蘇差距收窄,將相對增加發(fā)達市場和降低中國對資本的吸引力。由于受到內部失衡、政策變化和外需不足的影響,中國的復蘇步伐明顯放緩,雖然增速仍然高于歐美,但它們之間的差距有所收窄。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7.8%,美國經濟增長達到4.1%。李嘉誠在 2013 年賣出北京、上海和香港資產,同時加大對歐美的投資。這其中既有主動降低杠杠應對未來利率上行的考慮,又有對新興市場資產泡沫的規(guī)避,還有對發(fā)達和新興經濟相對增長的比較。
二是中國面臨美元和利率走強的雙重緊縮壓力。一方面,美國經濟轉型有力支撐美元。全球不平衡發(fā)展模式主要來源于美國負債型的不平衡經濟增長模式。2008年金融與經濟危機后奧巴馬政府推出的制造業(yè)振興戰(zhàn)略是美國走向再平衡發(fā)展的核心戰(zhàn)略。通過觀測美國經常賬戶逆差的調整與制造業(yè)復蘇的現狀,可以看出,美國制造業(yè)復蘇與經常賬戶再平衡調整正在同步進行,并向制造業(yè)長期復興的趨勢轉換。 另一方面,全球基準收益率由1%大幅躍升至3%時代。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正邁向長期利率上升的通道。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去年春天一度跌至1.61%低點,但在2013年底時突破了3%,創(chuàng)下2011年中以來的最高水平。2014美國企業(yè)有望重新進入加杠桿周期,這會進一步推升長期資金借貸成本以及長期利率水平。
三是全球分化的貨幣政策趨勢導致資金波動更頻繁和復雜。由于復蘇進程的差異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在2013年開始分化。美聯儲削減QE規(guī)模的決定正式揭開了全球貨幣政策的轉折。如果美國逐漸退出QE將加強美元資產的吸引力,這對歐美日經濟復蘇都是利好;對中國則有利(外需回升)有弊(資本外流,債務壓力增大)。雖然資本外流風險有限,但中國如何化解債務上行、產能過剩、地產泡沫和不良貸款的壓力仍不可忽視。
綜上,中國面臨上述融資成本增加和資金來源減少的三大挑戰(zhàn)。隨著中國資本項目的逐漸有序開放,避免短期資本投機套利的“托賓稅”也呼之欲出。不過,任何形式的市場干預是有害的,市場流動性越強,市場越有效。而外生于市場機制的“托賓稅”,主要目的卻是“向飛速旋轉的車輪上撤一把沙子”?,F階段,在對國際經驗評估的基礎上,中國可適當采用審慎管理手段來抑制過度的短期資本流動.
轉載:http://runho.cn/zixun_detail/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