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業(yè)界有句流行語:聽起來激動,回去無法行動! 還有一位民企老板的更刺激:培訓無效果、等于瞎胡搞。管理無改善、等于瞎扯淡。 近年來,一些大企業(yè)的的老總給我們培訓機構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培訓后員工績效有沒有改善?企業(yè)有沒有收益?---這確實是一個嚴重的挑戰(zhàn),也是嚴苛的標準。但是這恰恰符合國際通用的培訓評估標準。有人會問培訓到底有沒有業(yè)界共同認可的國際通用的評估標準?答案是,有!名稱就叫唐納培訓評估標準,又稱4R評估法或者克式評估模型。
唐納?克帕屈格(Donald L. Kirkpatrick)是現(xiàn)代一位*的企業(yè)培訓管理專家,首先提出了培訓評估標準,而且受到業(yè)界一致認同,唐納培訓評估標準在全球500強企業(yè)通用。 說到這里有的朋友就會說培訓評估誰不會,我們每次培訓之后都會有一個評估表,給老師打分??此?0分還是70分。這個做法錯不錯?不錯,但是遠遠不夠,這只符合唐納評估標準的第一條,他有四條標準級個層次:除了各位熟悉的評估老師和HR,第二條就是評估考核學員學到多少?第三條是學員行為是否有改善、學以致用?第四條就是公司組織是否有收益。 唐納評估模型的4個層次: 1評估 衡量受訓者反應 反應目標 2評估 衡量受訓者的學習程度 學習目標 3評估 衡量受訓者的行為 行為目標 4評估 衡量組織的投資報酬率 效果目標 第一層:反應-滿意嗎? 評估學員對課程及課程實施的計劃的反應。可以看作滿意度評估。時間:培訓當天當場安排學員進行滿意度調(diào)查表填寫,對課案、講師、HR安排組織等方面打分,重點要用于課案修改。往往忽略讓學員寫小結或測驗學進多少?考勤及現(xiàn)場表現(xiàn)記錄評估學員學習態(tài)度?培訓主管對學員的滿意度收集匯總—學員反應出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實施:HR 第二層:學習-學到多少? 評估學員對課程的知識掌握多少。通過測評、考核、小結、角色扮演等方法。還有:課前測評一次,課后在測評一次,知識技能有何進步。再有派出培訓先自費,待考試合格拿到證書之后企業(yè)報銷。實施:部門主管、HR。 第三層:行為-有改善嗎? 確定有多少學到的知識轉化到工作中。確認所學技能轉為工作實踐,所學理念改善自我習慣。時間:21天-1、3、6個月分別測評。實施:部門主管、HR。 第四層:效果-有組織績效嗎? 培訓后公司運作收益多少。時間:3-6個月后,銷售部統(tǒng)計比較業(yè)績有否增長?客服部比較投訴率有無下降?生產(chǎn)部比較合格率有無上升?員工流失率有無下降。實施:部門主管、HR。 上海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研究中心按照唐納培訓評估標準,專門設計了一個培訓質量保證體系,這個品質保證體系是一個電腦軟件,簡單好用。培訓授課完成之后,培訓機構還要定期跟蹤,輔導企業(yè)員工執(zhí)行培訓理念,輔導學員改善行為,受到各類企業(yè)的一致好評。
轉載:http://runho.cn/zixun_detail/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