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南昌結構化思維培訓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課程背景:
在企業(yè)內(nèi)訓師的日常培訓工作中,常常出現(xiàn)茶壺煮餃子的情況,導致工作中積累的成功經(jīng)驗無法快速復制、優(yōu)秀的案例也不能很好地在企業(yè)內(nèi)部傳播、推廣,許多內(nèi)訓師本職工作*、內(nèi)訓授課卻三流。
場景1:張三在某項工作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領導希望其能總結、開發(fā)成一套培訓課程從而在內(nèi)部快速復制。然而,張三卻對HR說,所有的這些都只可意會,難以言傳,不是他不愿意教,是他實在不知道如何總結、如何教。
場景2:內(nèi)訓師的課程內(nèi)容、課件資料為網(wǎng)上下載、拼湊而成,乍一看,還以為是某某教授或大師要來講課,仔細一聽,滿地珍珠卻連不成項鏈、處處閃光但照亮不了一片,學員聽完還是一片茫然。
究其原因是內(nèi)訓師在培訓任務的實施過程中缺乏結構化思維,既沒有很好地進行需求分析,也未能運用結構化的手段和工具進行經(jīng)驗的總結、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尤其是在課件呈現(xiàn)與授課培訓過程中,沒有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地將課程內(nèi)容傳遞出來。
課程收益:
1.掌握A*E培訓模型,讓培訓工作真正流程化、標準化
2.提升內(nèi)訓師的總結、概括能力,增強內(nèi)訓師的邏輯思維能力
3.提高內(nèi)訓師培訓課程的設計、課件的開發(fā)及PPT制作能力
4.讓一個完全沒有授課經(jīng)驗的工程師也能從容應對培訓任務
課程大綱:
第一講:憶苦痛-內(nèi)訓師常見五大痛
一、A*E模型
二、內(nèi)訓師常見五大痛
1.需求分析-屈指可數(shù),一籌莫展
2.課程設計-經(jīng)驗主義,拿來主義
3.課件開發(fā)-模板依賴,文檔搬家
4.課堂呈現(xiàn)-層次不清,重點不明
5.課后評估-例行程序,不明所以
三、痛的根源-缺方法,少工具
第二講:揭面紗-結構化思維真面目
一、什么是結構化思維
(一) 思維的概念
1.思考、思維、思想的含義
2.三者的區(qū)別
(二) 什么是結構化思維
1.三種常見的思維方式
2.結構化思維的定義
3.結構化思維與慣性思維、*、邏輯思維的區(qū)別
(三) 是否具備結構化思維的差別
二、使用結構化思維的3大理由
三、金字塔結構的3種內(nèi)部結構
1.縱向結構
2.橫向結構
3.序言結構
第三講:建結構-結構化思維六核心
一、2種構建結構的方法
(一) 由上往下-有問有答來展開
由上往下疑問回答做分解的兩個步驟
1.設想問題,從對方角度出發(fā)的新模式
(1) 轉(zhuǎn)變?yōu)橐詫Ψ叫枨鬄橹行牡乃季S模式
(2) 通過5W2H確保問題被全面覆蓋
2.回答問題,提前想好答案事半功倍
(1) 你的回答必須是結論
(2) 每個層次都需要是結論
(3) 回答時需要“舊瓶裝新藥”
(二) 自下而上-總結概括聚成塔
1.自下而上概括總結做聚合的三個步驟
收集信息
分類
概括總結
(三) 概括總結:杜絕“沒有中心思想的主題句”
1.尋找共性,通過共同點概括結論
2.情景想象,面對面時你會跟對方說什么
3.善用修飾,提出可以感動人心的結論
二、結構的4種特征
1.結論先行
2.以下統(tǒng)下
3.歸類分組
4.邏輯遞進
案例演練
三、概括得*S
*S原則
四、分類講MECE
1.相互獨立
2.完全窮盡
案例演練
五、2大推理與4種順序
1.演繹推理與演繹順序
2.歸納推理
3.時間順序
4.程度順序
5.結構順序
六、1個工具應用-思維導圖
MindMap軟件應用
第四講:強應用-結構化思維助培訓
一、需求分析中結構化思維應用實戰(zhàn)
1.需求分析的目的
2.需求分析的過程
3.需求分析的方法
二、課程設計中結構化思維應用實戰(zhàn)
1.理清3W1H
對誰講
講什么
為什么講
怎么講
2.課程名稱設計
3.設計課程結構
4.常用課程結構模型
三、課件開發(fā)中結構化思維應用實戰(zhàn)
1.在PPT中呈現(xiàn)金字塔結構
2.在頁面中呈現(xiàn)金字塔結構
四、課堂呈現(xiàn)的結構化思維應用實戰(zhàn)
PRES模型
五、課后評估中結構化思維實用實戰(zhàn)
第五講:善總結-結構化思維見成效
轉(zhuǎn)載:http://runho.cn/gkk_detail/21925.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吳正凡
公文寫作內(nèi)訓
- 《央國企筆桿子速成:掌握場 張繼威
- 《征文(演講稿)類文稿的寫 張建國
- 《文字表達的“方法”“技法 張建國
- 《結構化思維表達與寫作》 林佳澍
- 《通知、請示、紀要、函等法 張建國
- 《駕馭智能,重塑公文》 張云
- 《會“用力” 巧“借力” 張建國
- 《從“調(diào)”到“究”,打造完 張建國
- AI智匯寫作:Deepse 徐博
- 《職場寫作的底層邏輯和本質(zhì) 張建國
- 《新聞(信息)稿件的寫作方 張建國
- 《如何寫好典型經(jīng)驗材料》 張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