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統(tǒng)計過程控制學習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統(tǒng)計過程控制學習
【課程背景】
統(tǒng)計過程控制(簡稱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借助數理統(tǒng)計方法的過程控制工具。對過程進行評價,根據反饋信息及時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性因素出現(xiàn)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使過程維持在僅受隨機性因素影響的受控狀態(tài),以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本課程結合講課人20年SPC實踐經驗和不斷博采眾長的成果積累,引用企業(yè)實際案例加以補充,總結概括了SPC的工作模式和適用的方法工具。培訓通過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作為基點,注重于知識面和操作面,引導學員能聯(lián)系企業(yè)自身實際,尋找SPC的運作項目,并與專業(yè)技術及其它相關工具方法相結合,在生產和管理現(xiàn)場建立控制圖,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能適宜地采取措施,運用SPC的理念和技能,提高對生產和服務過程控制和改進的有效性。SPC應用實戰(zhàn)課程, 旨在為我國企業(yè)培育具有統(tǒng)計戰(zhàn)略思維的中高層管理干部, 通過SPC管理方法的引進, 逐步引進其他先進品質管理工具和手法, 領導企業(yè)向世界*企業(yè)邁進,本課程適合于那些SPC導入成效甚小但又渴望高效導入SPC手法的企業(yè)。
【課程收益】
1、了解SPC原理和應用,掌握控制圖的概念、意義和作法。
2、把握制程異常并作出快速反應,在事前預防和事中的控制中洞查先機,避免事后的處理,減少不良的發(fā)生。
3、掌握改進過程能力的方法和工具。
4、掌握控制圖的解析方法及其改善策略。
5、掌握過程能力研究,計算CP、CPK、PP、PPK及過程PPM的方法。
6、能免費獲得SPC統(tǒng)計軟件安裝,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課程對象】
1、質量經理
2、質量工程師
3、質量主管
4、質檢員
【課程時間】2天(12小時) am9:00—12:00?? pm14:30-17:30
【授課方式】講授、案例、提問、討論互動、游戲、視頻
【課程綱要】
一、過程控制的觀念
1.SPC的起源,錯誤認識解析
2. 有反饋的過程控制系統(tǒng)模型
3.過程中存在的變差(差異)
4. 過程控制與過程能力
5. 局部措施與系統(tǒng)措施
6. 持續(xù)改進過程循環(huán)
二、SPC統(tǒng)計基礎
1.現(xiàn)代質量管理學的統(tǒng)計觀點
2. 概率與隨機現(xiàn)象
3. 計量型數據和計數型數據
4. 總體與樣本
5. 統(tǒng)計量:均值、方差、標準差
6. 正態(tài)分布——品管核心統(tǒng)計理論
7. 用正態(tài)分布展示和評價過程
8. 過程的位置和分布(離散度)
9. 中心極限定理
10. 3σ質量與6σ質量
11. 六西格瑪(6σ)定義
12. PPM-西格瑪Z數-CPK質量度量換算
三、變異知識
1. 變異與波動
2. 質量波動的因素分類--- 5M1E
3. 特殊原因和共同原因
4. 統(tǒng)計控制狀態(tài)
5. 局部問題和系統(tǒng)改進
6. 波動、過程控制和過程能力
四、控制圖原理
1. 控制圖樣式
2. 兩類錯誤
3. 休華特“3σ原則”
4. 分析用控制圖和控制用控制圖
5. 常規(guī)控制圖的分類
6. 統(tǒng)計過程控制原則
7. 控制圖 8條判異準則
8. 如何選擇控制圖
五、控制圖數據采集
1. 為什么要收集數據
2. 數據收集計劃
3. 如何確定控制項目--關鍵質量特性
4. 控制圖數據規(guī)模
5. 采集控制圖數據的步驟
6. 休華特的“合理子組原則”
7. 數據的分層問題
8. 控制圖數據的時間序列特性
9.直方圖數據不能做控制圖
六、計量型控制圖
1. 分步詳解Xbar-R圖 (均值-極差)的做法和應用實例、演練
2. 分步詳解Xbar-s 圖 (均值-標準差)的做法和應用實例、演練
3. 分步詳解中位數- R圖 (中位數-極差)的做法和應用實例、演練
4. 分步詳解X-MR 圖 (單值-移動極差)的做法和應用實例、演練
七、計數型控制圖
1. 分步詳解P 圖 (不合格品率)的做法和應用實例、演練
2. 分步詳解np圖 (不合格品數)的做法和應用實例、演練
3. 分步詳解c 圖 (缺陷數)的做法和應用實例、演練
4. 分步詳解u 圖 (單位缺陷數)的做法和應用實例、演練
八、過程能力研究
1. 過程能力研究的目的
2. 過程能力研究的步驟
3. 過程能力的概念
4. 過程能力指數CP和CPK
5. 過程績效指數PP和PPK
6. 過程不合格品率的計算
九、控制圖使用及策略
1. 控制圖運用流程
2. 控制圖界限的確定與發(fā)布
3. 控制圖的記錄
4. 對異常點的處置
5. 不要混淆控制界限和規(guī)格界限
6. 過程中心偏離目標的調整策略
7. 控制界限的重新計算問題
8. 用控制圖確認改善效果
十、異常分析與處置
1. 何謂異常
2. 異常分析的概念
3. 異常分析的思考步驟
4. 異常分析正確的態(tài)度
5. 異常處置
十一、案例分析與研討、點評
十二、QCC推動的十三個步驟
1、前言描述背景的方法(實例說明)
2、組建小組的三種類型和人員要求(實例說明)
3、選定課題的幾種錯誤和方法(實例說明)
4、現(xiàn)狀分析的幾種統(tǒng)計手法(實例說明)
5、目標建立的要求、分類及工具(實例說明)
6、分析原因的因果圖、5 WHY、系統(tǒng)圖、親和圖、關聯(lián)圖練習(實例說明)
7、制定措施計劃的工具和圖形(實例說明)
8、組織實施的要求和原則(實例說明)
9、檢查效果的六種工具(實例說明)
10、標準化的建立要求(實例說明)
11、遺留問題今及后打算(實例說明)
12、QC小組成果報告的編寫及評審(實例說明)
13、恭賀小組(實例說明)
十三、QCC案例分析:
案例1、改進型小組的開展案例(實例說明)
案例2、創(chuàng)新型小組的開展案例(實例說明)
統(tǒng)計過程控制學習
轉載:http://runho.cn/gkk_detail/39897.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