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課程設計與開發(fā)課程大綱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課程設計與開發(fā)課程大綱
課程背景:
很多內訓師朋友在開發(fā)課程的時候,往往依靠“本能”在開發(fā),導致要么課程靶向性不強,要么課程結構邏輯有問題,要么課程深度不夠,要么內容干癟無趣,最終導致培訓過后一無所獲。
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有底層邏輯,然后要有方法套路,然后要有具體操作步驟,最后,最好是有一個可以套用的工具。
這門課除了培訓這門技術活的理論以外,還結合了腦科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眾多領域的經典理論,為學員提供了扎實的底層邏輯支撐,提供了豐富的經過實踐驗證的模型,提供了可供套用的流程和工具,更重要的是,結合具體場景,使培訓知識點和技能點言之有物。
課程對象:企業(yè)內訓師,職業(yè)培訓師,培訓管理者
課程收益:
◆ 學員學會撰寫出正確的《課程需求分析表》;
◆ 學員學會利用思維導圖畫出課程的三級大綱,且結構正確、嚴謹;
◆ 學員學會使用《課程設計工作表》,設計的教學活動恰當且利用學員接受;
◆ 學員學會課程設計開發(fā)的全流程,使課程做到有效、有用、有趣。
課程特色:
1、“平民化”的模型。拒絕“高大上”但“不說人話”的晦澀理論,引用諸多經典模型并加以“平民化”,更利于學員消化吸收;
2、“趁手”的工具。提供多種課程開發(fā)工具,循序漸進,且不臃腫、不羅嗦,突出快設計、快開發(fā)。
3、有趣的原創(chuàng)理論。設計了多處有趣的“理論”,區(qū)別于深沉厚重的經典理論,這些原創(chuàng)“理論”更加好記憶,并能隨時為學員提供方法論的支持。
課程大綱
導入:什么樣的培訓才是好培訓?
1、你經歷過的糟糕培訓有什么“癥狀”?
2、“健康”課程的標準
培訓效果驅動公式
第一部分:問題分析
1、給你的課程“把把脈”
場景一:執(zhí)行力為什么差?
場景二:人為什么要感恩?
模型:楊三角模型
2、培訓任務分析六步法
3、學員分析3Just法則
4、DACUM工作任務分析法+案例
5、“黃曉明法則”
6、段落實戰(zhàn)練習:利用工具編寫《課程需求分析表》
第二部分:結構設計
1、錯誤的教學目標
2、學習目標的編寫ABCD法+案例
練習:利用ABCD法撰寫課程學習目標
3、金字塔原理
4、三種典型課程結構:流程型、要素型、認知圈
5、段落實戰(zhàn)練習:利用思維導圖,畫出課程三級大綱
第三部分:教學內容
1、經驗萃取的3D模型
2、“大猩猩法則”
3、信息加工模型
4、降低認知負荷的四粒“降壓藥”
知識結構化
抽象知識具象化
內容可視化
認知情感化
5、用SCQA打造好故事
6、段落實戰(zhàn)練習:用SCQA模式,改寫一個你熟悉的故事
第四部分:教學策略
1、課程的三個板塊十個過程
2、課程導入的七把武器
3、基于學員的教學活動+案例
4、基于內容的教學活動
5、基于參與度的教學活動
6、工具介紹:課程設計工作表
7、段落實戰(zhàn)練習:用《課程設計工作表》設計教學活動
第五部分:能力轉化
1、落地失敗的因素有哪些?
2、有哪些方法可以實現(xiàn)軟著陸?
員工層面
管理者層面
課程設計與開發(fā)課程大綱
轉載:http://runho.cn/gkk_detail/269917.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許曉青
培訓管理內訓
- TTT訓練營:企業(yè)內訓師培 陳小洪
- 一天成課:三步九段式業(yè)務課 陳小洪
- 《AI助力-培訓評估》 孫倩
- 《AI助力—培訓體系搭建與 孫倩
- 《校招新員工導師帶教手冊及 孫倩
- 《無領導小組討論》 孫倩
- 專項內訓師技能提升訓練 李巖偉
- 《引導技術》 孫倩
- 《案例萃取與案例教學》 許秀清
- TESTS燃動課堂:結合游 徐春嫣
- 《年度復盤 突破瓶頸》 駱峰
- 《內訓師教學互動》 孫倩